台灣“茶癡”的大陸茶緣
编辑:admin 日期:2018-10-14 13:40:22 / 人气:
今年37歲的張洪瑋來自台灣重要産茶區南投縣,現在是南京“我茶臺ONE味人文茶館”投資人,在南京擁有3家連鎖茶館。日常照顧生意之餘,張洪瑋最喜歡到茶館泡一壺烏龍茶,與友人品茗聊天,傳授茶道知識。
張洪瑋家裏五代制茶,他從小就在茶樹下長大,小學六年級之前已經把台灣大多數種類的茶都喝了一遍。大學畢業後,父親專程把他送到山上,花了4年時間學做茶。
4年下來,張洪瑋懂了做茶,悟了茶道。2006年,25歲的張洪瑋下山,與哥哥一同創立了台灣茶品牌“我茶”。
正是在這一年,張洪瑋第一次來到廣州,開啟了他的大陸茶緣。“那時我才發現,原來大陸發展已經很不錯了。在這之前,我對大陸的認知主要來自歷史課本和《三國演義》。”
從那時起,張洪瑋每年都會到大陸四五次,送貨、收款,對大陸的了解也逐漸增加。
2009年9月,張洪瑋參加了首屆南京台灣名品交易會。展會為期4天,他在第三天就賣光了帶來的台灣茶葉,連空罐子都以10元的價格被搶購一空。“那時候,我感覺南京是我的福地。”張洪瑋回憶説。
一年後,張洪瑋正式在南京創業賣茶。“我茶”品牌在南京逐漸打響。
“剛開始,生意非常好,忙不過來。客人需要自己打包,自己交錢,店裏天天需要補貨。”張洪瑋説,雖然後來生意有所下降,但是目前3家連鎖茶館都達到了他的預期。
“我理想中的茶館必須要將茶與文化相結合。”為此,張洪瑋將茶館開在了新華書店和南京市圖書館附近,還經常舉辦茶道教學、茶藝活動,希望讓更多人了解茶葉、傳承茶文化。
張洪瑋的另一個心願是幫助更多台灣茶農找到希望和出路。“近年來,受台灣經濟不景氣影響,台灣茶葉過剩愈發嚴重。每年回台灣,看到茶葉賣不出去、茶園萎縮,我感到很難過。”
對張洪瑋來説,茶葉不僅是生意,更是信仰。他有一種堅持把茶葉做下去的使命感。
“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。父親那代人的使命是把自家茶園的茶葉賣出去。到了我這一代,就應該更進一步,創建自己的茶葉品牌,把家鄉茶葉賣到台灣島外的更多地方。”張洪瑋説。
在南京創業八年來,張洪瑋娶妻生子,結交了很多大陸朋友。“我微信好友有1300多人,其中大部分都在大陸。”張洪瑋説,“現在回台灣,很多地方我需要導航才能找得到,反而是在南京,我基本用不到導航。”南京已成為他的第二故鄉。
内容搜索 Related Stories
推荐内容 Recommended
- 湖南沅陵县首座茶叶交易市场工程建设即将收官09-20
- 茶叶被泡损失10万元?广州税务:可进行资产损失税前扣除09-20
- 芳村茶叶市场清理工作接近尾声 部分店铺恢复营业09-19
- 安徽:茶叶栽培走新路 巧借生态产好茶09-17
- 15元一斤茶叶卖1000元一斤 4人因强买强卖被捕09-13
- “强送茶叶” 七大真相08-28



